ChatGPT的競爭對手─以中國和俄羅斯為例


 ChatGPT在風靡全世界的同時,身為美國團隊的OpenAI和微軟旗下的ChatGPT,也同時捲進了地緣政治和貿易戰的漩渦之中;因與美國敵對而遭美方科技制裁的俄羅斯和中國,除了對ChatGPT做出限制外,還積極發展本土替代方案來因應美國制裁。

案例服務說明

由於ChatGPT的答覆往往觸碰到中國政治的「敏感神經」,導致中國政府出手封殺ChatGPT,下令騰訊、阿里巴巴等網路龍頭限制ChatGPT的使用。在此同時,中國搜尋引擎龍頭百度,開發了類似ChatGPT的AI模型「文心一言」,除了可發揮跟ChatGPT一樣的互動問答功能外,也預計模仿微軟Bing整合ChatGPT的模式,來強化本業的搜尋引擎。

俄羅斯本土最大搜尋引擎Yandex,開發了AI模型「YaLM-100B」,以65天時間,蒐集包含1,000億個參數共17TB容量;而Yandex將AI模型上傳到GitHub上開源釋出,希望能吸引更多參與者的利用,來精進AI模型的品質。

應用效益與成果

百度「文心一言」在2023年3月剛推出不久,除了因為中國政治紅線的「敏感詞」,造成公信力和真實性大打折扣外,也因為被美國限制高階AI晶片而降低了運算能量和準確性,被譏為東施效顰;後來在中國方面強力推廣和護航下,以及文心一言在原生中文語意的特化性,該系統獲得6.5萬家企業申請試用,從3/16發表後股價暴跌10%,次日股價不減反升,大漲13.67%。

俄羅斯方面因應俄烏戰爭帶來的西方科技制裁,也有發展自主化ChatGPT的需求。在Yandex推出YaLM-100B之後,預計開發第二代的YaLM 2.0,並整合自家語音助理Alice,以及本業的電子郵件服務,且計畫於2023年底完成。

FIND觀點

以ChatGPT為首的生成式AI模型,因應不同市場的地緣情勢而有了本土化的需求,除了有國安考量外,還攸關國家競爭力和技術力。另由於中文語系的GPT往往偏重於使用量、資料量龐大的中國用語,使得臺灣方面關注可能會被中國用語全面取代的擔憂;國科會有鑑於前述現象,力主催生本土化的ChatGPT版本,以符合臺灣國情和資安,並持續與國外先進GPT技術接軌,以對抗中國的科技壓制。

 

 

參考來源:

 封面圖片來源:123RF

  1. Zhou, C. (2023, February 22). China tells big tech companies not to offer ChatGPT services. Retrieved from Nikkei: 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China-tech/China-tells-big-tech-companies-not-to-offer-ChatGPT-services 

  2. 史書華. (2023年3月16日). 來丟臉的?百度「文心一言」為何不成熟也要推出. 擷取自 天下雜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5048 

  3. 張璦. (2023年2月13日). 國科會擬推出台灣版ChatGPT 防中國偏見論述. 擷取自 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302130138.aspx 

  4. 陳曉莉. (2022年6月24日). Yandex開源具備1,000億個參數的
    YaLM 100B語言模型. 擷取自 ITHome: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51613 

  5. 黃雅慧. (2023年3月17日). 從大跌10%到漲逾13% 百度「文心一言」實現口碑逆轉. 擷取自 聯合報: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70393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