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核電廠BIM視覺化搭配建置系統應用:以挪威為例


繼上一篇俄羅斯科茲洛杜伊核電廠在除役階段創建獨立資料庫,存放放射性廢料數據及竣工文件資料,以方便管理並確保除役作業符合國際標準與具安全性後,本文為系列文章之第二篇,共計四篇,接著從挪威進行說明,以期透過案例,評析適用於我國核一廠除役階段之應用。

哈爾登反應器計畫-以人為本的視覺化設計

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 Technology,下稱IFE) 是挪威的一個研究機構,專注於能源技術和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發展。IFE的研究領域包括核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核安全、核廢料處理、輻射技術、能源效率等。特別是核能技術是IFE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他們參與了多個國際核能研究計畫,包括核反應器安全和核廢料管理。

擁有豐富的核電廠除役規劃經驗,最初與OECD多個國家共同開發哈爾登反應器計畫(OECD Halden Reactor Project, HRP),計畫中包括核能安全性及可靠度、能源與環境、核能技術,並開發出基於作業人員安全考量的核電廠資訊管理,此計畫最終目標為結合新興科技,提升核電廠除役過程的效率、安全性、與透明度。其計畫成果如下圖1到4所示,涵蓋輻射劑量估算、輻射環境模擬、輻射呈現(二維平面與三維模型)等面向,並透過新技術IoT來蒐集核電廠的實時數據,並藉由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打造沉浸式體驗方式,提升教育訓練成效,以降低核電廠人員的工作風險。

目前IFE正在協助發生過嚴重事故的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進行除役規劃,並建立車諾比除役與復原規劃之可視化中心(CDVC)。CDVC引入VR和3D建模技術,核電廠可視化技術根據輻射劑量的測量數據,模擬伽馬輻射範圍將其可視化於3D模型中呈現,協助培訓工作人員進入高放射性污染區域進行拆解與封存,如反應器接收的劑量,預計配合虛擬實境技術(VR)來優化拆除程序和放射性廢棄物的管理,有效減少輻射曝露劑量,達到提高現場人 員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之目的。

圖1、哈爾登反應器計畫成果

資料來源: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

圖2、核電廠組件資訊數位化呈現

資料來源: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

圖3、IFE核電廠數位資訊平台功能

資料來源: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本研究整理

圖4、IFE 輻射劑量率呈現方式

資料來源: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

挪威核能解決方案值得借鏡

挪威IFE的使命是進行科學研究,以解決能源領域的重要問題,同時提供技術支援和解決方案給挪威政府、國際核能機構以及能源行業。他們的研究有助於挪威實現可持續能源發展目標,同時也在國際上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核能領域,值得我國借鏡與參考。

參考來源:

  1. 封面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industry-ruhr-area-smoke-exhaust-970805/
  2. 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 https://ife.no/en/project/chernobyl-npp-decommissioning-assistance-projec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