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幫你挑蔬果?讓買菜不再成為困擾!


身處在充滿新科技的時代,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娛樂、醫療等層面被大幅翻轉,我們的飲食生活也逐漸邁向智慧與便利。或許你曾有站在超市的蔬果區,看著琳瑯滿目的農產品,卻不知該如何挑選的經驗?或是在精挑細選後,購買的蔬果口感不佳,不僅浪費金錢也與期待背道而馳!

現在出現了一個智慧科技,可望解決上述困擾,只要透過手機拍照,便能將蔬果的美味量化,解決挑選蔬果與買到不如預期蔬果的困擾,讓我們一同探索這項「美味可視化」技術如何改變我們對美味的認知。

這項「美味可視化」技術是由日本MacTa Amenity株式會社的研究小組所開發,透過圖像解析技術分析蔬果的美味程度。使用者只須將蔬菜或水果放在黑色背景上,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拍攝蔬果,並按下應用程式的分析按鈕,幾秒鐘後,螢幕上就會顯示甜味、鹹味、酸味、苦味、鮮味等五種味道的數據分佈圖,根據產生的資訊便可得知蔬果的味道,進而依據個人需求進行挑選。 

【技術原理與突破】

人類眼睛裡有三種視錐細胞,能感知紅、藍、綠三種顏色,這三種顏色以外的顏色則是透過紅藍綠三種顏色的組合而識別,此技術是從人類眼睛難以辨別的些微顏色差異來獲取味道的資訊。

透過手機拍攝蔬果後,系統會將照片進行光譜分解,分光儀依據光的不同波長及振動頻率,將圖像資料分解為紅、綠、藍三原色,並根據光的強度分佈將其數值化、轉換為RGB長條圖,AI以此數據與味覺資料庫進行匹配以及相關分析,在短時間內分析出蔬果的味道資訊。

味覺資料庫是由先前檢測蔬果時依據其光強度分佈及味道、口感等相關資料所建構而成,例如,已知某種農產品的顏色是由花青素及胡蘿蔔素所組成,而呈現出紅色的花青素具有甘甜味道,黃色的胡蘿蔔素則與鮮味相關,系統便利用此關聯性透過蔬果的顏色進而分析得到味道資訊,AI則根據蔬果的光強度分佈以及先前的資訊進行相關性分析,如此一來,從微小的顏色差異中,便可將味道相關的資訊用數據進行呈現,使用者得以即時瞭解蔬果的甜味、鹹味、酸味、苦味、鮮味等味道分佈的情形。 

在過去,如果要以數據量化的方式顯示蔬果的味道,可以透過榨取蔬果汁樣本測量或使用昂貴的設備如味覺感測器進行測量,一般農民礙於時間與成本考量下難以引進,若透過美味可視化系統,使用者僅須使用手機便能在商店等場域進行操作,不僅價格低廉,也不須損害農產品,同時生產者亦能具體宣傳農產品的美味,在零售店或餐廳等應用場景中,也可以開發出利用蔬果各自味道特性的菜單向消費者提供建議。


圖1:美味可視化解析流程圖及優勢
圖片來源:おいしさの見える化 | マクタアメニティ株式会社 (makuta-amenity.com)

 【開發契機與未來前景】

MacTa Amenity株式會社開發的理事長幕田武廣先生說明其開發的歷程與契機,幕田先生最初是從事推廣地方有機農產品的工作,推廣過程中察覺到農產品流通系統的問題,如農產品價格往往受到供需、形狀及大小的影響,即使是味道好的農產品,如果外型不理想,也可能遭到降價販售或丟棄,因此武田先生期望創建一個不僅僅注重農產品外觀,而且能夠真正提供高品質及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系統,讓生產者得到更好的報酬,消費者也能擁有良好的商品選擇。

將這個想法付諸於行動的契機,則是十多年前幕田先生與山形大學研究院的研究員偶然結識並交流後,發現雙方皆抱持開發圖像解析技術以分析蔬果味道之構想,於是利用經產省的資助共同進行研究。他們首先比較4種蔬菜(黃瓜、小番茄、小白菜、菠菜)的顏色資料,並利用設備分析及實際品嘗的味覺資料進行對照比較,結果發現顏色資料與味覺資料之間存在著比預期更強的關聯性,於是「美味可視化」的商業化拓展正式開始啟動,而此技術也於2023年度日本CEATEC(電子資訊高科技綜合展)中獲得高科技領域準大賞。

未來,MacTa Amenity規劃進一步擴展功能,比如可以得知水果什麼時候成熟以便食用,根據資料用途加入蔬果營養成分等功能性資料。通過這套系統進一步的發展,將便利性逐步提升、建構讓農產品得以獲得公正評價的健全供應鏈,減少因外觀不佳而遭丟棄的蔬果數量,並實現高品質農產品的穩定流通,為農產品的品質評估提供更客觀、科學的依據。MacTa Amenity這項技術有機會為我們的飲食帶來新的體驗,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及瞭解蔬果的美味,在追求更健康、更環保的未來飲食趨勢中邁出一大步!

參考來源:

  1. 封面圖片: Photo by unsplash
  2. おいしさの見える化 | マクタアメニティ株式会社 (makuta-amenity.co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