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透過無痕瀏覽蒐集使用者資訊?


根據一份來自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研究指出,當人們使用Google Chrome的無痕瀏覽時,Google仍然在蒐集使用者資訊。

近日公布的研究調查是由Digital Content Next委託,調查Google如何從他所有產品中蒐集資訊。除了無痕模式,當用戶APP時,Google也可能在用戶不知情下蒐集「被動數據」。

無痕模式不「無痕」?

使用者總認為使用無痕模式不會被追蹤,但該研究指出Google其實可以在無痕瀏覽時以追溯的方式識別個別消費者:

使用無痕時,會有一些來自Google的廣告,其匿名的cookie就會被記錄並與使用者連結。除非cookie過期或手動刪除、或先離開無痕模式後再登入如YouTube或Gmail等Google服務,否則Google就可以將cookie與登入者連結起來。

范德堡大學教授、也是該研究的作者Douglas Schmidt表示,如果細看匿名模式的細則,會發現許多免責聲明,但消費者可能不知道。雖然研究無法判斷Google是否真的將匿名資料與登入的用戶作連結。「Google有能力這麼做,而這會是他的一大優勢。」Schmidt表示。

Digital Content Next的CEO,Jason Kint,也表達同樣疑慮「當人們使用無痕時,並不會想到登入任何服務會使他們不再匿名。」

Google:「沒這麼做。」

Google的發言人發信回應:「Google不會將登出時進行的所有活動與登入者帳戶作連結。而廣告本身也不會分辨匿名與否。我們只存取瀏覽器允許的cookie。」

發言人還表示,Schmidt曾代表Oracle對付Google,而Digital Context Next也參與其中。「所以,這份報告可能包含誤導的消息。」

Goolge定位、實況追蹤

該研究還顯示當用戶連上Wifi或對信號塔發出訊號時,Google還能因此定位該用戶的位置。「Google可以掌握人是處於靜止、走路、跑步、騎腳踏車、或搭火車等等。」Google可以透過頻繁的信號追蹤及手機的感應器辦到這件事。

根據該報導,由於圖像辨識的技術,Google Photo也會是另一個追蹤定位的大數據庫。在預設下,Google可以分析影像檢測地標、招牌、路況,或是記錄臉部情緒。

透過第三方網站的「被動」數據佔了多數

該報告還指出,Google有三分之二的數據都來自非Google持有的廣告、第三方網站或App運行時的所傳送「被動」資訊。並指稱雖然Google蒐集這些資訊的時候通常都不會用來辨識個別用戶,但Google絕對有這個能力這麼做。

Google、Facebook面對追蹤使用者所產生的壓力

這份報告正好在國會考慮是否要更嚴格的制定隱私法規時出現。且歐盟已在五月制定了更嚴格的通用數據保護法規,這使得Google與Facebook在美國都面臨追蹤使用者時所產生的壓力。

就四月時,Facebook還深陷劍橋分析案的困擾。而此報告使得Google必須面對類似的問題。

 

參考來源:

Ad Ag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