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紅外熱像產業:去中化趨勢下的產業機會



在動盪的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氛圍中,去中化的浪潮正在深刻重塑許多產業的格局。特別是,歐美國家及國內的關鍵企業紛紛將其供應鏈和訂單從中國撤出,這一策略調整使得紅外熱像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本文旨在深度解析紅外熱像產業當前的發展動向、台灣在此大背景下遭遇的種種考驗,以及如何巧妙應對這些挑戰的策略方向,並展望該產業的未來藍圖。

中共的「清零」政策與俄烏衝突共同作為加速供應鏈重組的重要觸發點,在此情勢之下,美國以「國家安全」和「產業鏈安全」為首要考量,領先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法案,包括《晶片與科學法案》、《基礎設施投資法案》和《通脹銷減法案》等,這些法案不僅強烈限縮了中國製造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也對多個科技產業的全球供應鏈造成了深遠影響,紅外熱像產業也無可倖免。面對上述種種變化,原本依賴中國代工的國際品牌逐漸轉向亞洲其他國家,如台灣、韓國和日本,期望在這些地方找到替代的製造夥伴。

紅外感測器市場規模可達14.2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近13%

依據TrendForce 2023市場報告指出,預計2023年至2028年,光是紅外感測器市場規模會從7.7億美元增至14.2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CAGR)達12.97%,潛在商機非常龐大。主要應用在汽車的ADAS系統、安全監控、醫療、防災等眾多領域。

圖1:紅外技術應用在消防領域

圖片來源:https://www.flir.com/

由於去中化的政策對紅外成像產業帶來立即性的影響,國內相關半導體和光電業者,在近兩年的時間,普遍感受到國際訂單轉移至中國以外地區的實際力道,也吸引了更多資金及開發能量往該地區集中。2022年10月26日「熱像產業聯盟」在南港展覽館成立,便是國內業者要重點投入資源的一項指標。

圖2:熱像產業聯盟成立大會

圖片來源:https://ynews.page.link/TWND4

台灣半導體產業雖然領先全球,號稱擁有最完備的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但唯缺紅外熱像產業這塊拼圖。過往國內的紅外熱像相關產品多仰賴進口,供應鏈完整性相對較低,此領域的人才也較為缺乏。

在技術專精的領域中,與中國相比,台灣在紅外技術的深度研究和專業教育培訓上相對落後。尤其是在紅外相關的高端技術,如焦平面陣列、微光夜視、紅外MEMS技術、晶片封裝、PCB設計以及高階機芯模組演算法的研發方面。此外,紅外技術中不可或缺的特殊材料,例如鍺——它對紅外光具有良好的透射性,被廣泛應用於光學窗口和鏡片的製造,台灣仍然高度依賴中國的供應。這些因素結合,使得台灣在紅外成像產業的發展路上面臨著不少困難和考驗,需要進行技術儲備和才能培養的雙重努力。

切入紅外熱像市場的五大步驟

為解決上述產業問題,核心的策略是如何從外部將紅外技術和知識重新匯集回台灣。首先,台商光學廠設於中國的技術移轉不僅是一個純技術的過程,還涉及到知識資本、專利、工業秘密以及生產流程的管理。以下幾個步驟可以視為技術移轉回台灣的基本策略: 

  1. 專利和知識產權管理:對於所有的技術和產品,必須進行專利和知識產權的詳細審核,確保在技術移轉的過程中不會違反任何國際法規和條款。
  2. 技術訓練與知識傳遞:對於國內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要進行系統性的技術培訓,尤其是在紅外技術的核心領域。這包括設置培訓中心、進行工作坊、研討會等。
  3. 產業合作和夥伴關係:與台灣的學術界和研究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進行共同研究,以加速技術移轉和知識的吸收。
  4. 政策和獎勵措施:政府可以透過提供稅收減免、研發資金支持或對於回台投資的企業提供其他形式的獎勵,以促進技術移轉。
  5. 建立完整的供應鏈生態系統:除了主要的生產技術,還需要關注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產業,例如原材料供應、設備製造、後續的市場推廣等,以確保技術移轉後的產業能夠健康、持續地發展。

面對紅外熱像產業的新興發展,未來機會與挑戰並存。首先,全球對於智慧交通、醫療健康監測、工業自動化的需求持續增長,這使得紅外技術在各行業中的應用範疇愈發廣泛,尤其在ADAS系統和安全監控領域中,紅外感測技術將繼續發揮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挖掘替代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

然而,機會之中也充滿挑戰。在技術上,將需持續提升感測精確度、提高成像清晰度、降低功耗並適應各種惡劣環境。此外,為了因應去中化的影響,台灣紅外產業在整合供應鏈、確保關鍵材料供應、培訓相關人才以及加強技術研發上將面臨壓力。特別是在材料供應方面,如何突破對特定材料的依賴,發掘或研製替代材料將成為主要的研發方向。

從國際競爭的角度來看,除了中國外,歐美、韓國和日本等先進國家都在積極布局紅外熱像領域,台灣的紅外技術和產品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具有明確的差異化和價值創新。

因此,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遷,台灣的紅外熱像產業將在未來遭遇更多機會與考驗。如何抓住機會、迎接挑戰,不僅需要業界的努力,也需政府、學界和研究機構的共同支持和合作。

 

資料來源:

  1. 封面圖片來源:https://www.freepik.com/
  2. 李振麟. (2023, July 6). 去中化不可逆 全球科技產業鏈重組. 卓越雜誌. https://udn.com/news/story/6853/7279802
  3. 中央社. (2023, April 23). 台廠「去中國化」成趨勢,轉向東南亞、印度建立新供應鏈. The News Lens.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458
  4. 夏雨. (2022, December 28). 兩大因素驅動 汽車業供應鏈開始去中國化. 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12/27/n13893093.htm
  5. 林茂榮. (2022, October 27). 台灣首創熱像產業聯盟正式成立,加速提升國產自主能量. 台灣好新聞. https://ynews.page.link/TWND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