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新的競爭起跑線,臺灣EMS大廠淨零排放策略探討



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下,國際電子資訊品牌如Apple、Dell和HP等巨頭公司,紛紛加入淨零排放的行列,並承諾在經營過程須承擔更多環境責任,同時要求全球合作供應鏈夥伴共同響應。而臺灣做為最大的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電子專業製造服務的價值核心,為達到永續經營目標,臺灣EMS大廠企業必須從自身經營、呼應客戶要求、強化供應鏈等管理面向,規劃完整的淨零排放策略。

因應淨零排放目標 國際電子資訊品牌擬定策略

隨著全球淨零排放目標制定越趨明確,國際電子資訊品牌亦訂立出自己的淨零減碳目標,Apple承諾2030年達到供應鏈全面性的淨零排放;Dell目標在2030年時,每一個產品營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60%;HP預期到2030年,整體價值鏈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與2019年相比減少50%,並於2040年實現淨零排放。

而臺灣政府對於碳排放量的管控制定了全國性的淨零排放目標,並希望各產業能夠共同努力實現,而臺灣EMS大廠如仁寶、和碩、緯創、鴻海等公司,在面對國際品牌客戶要求以及國內的淨零目標,則衍伸出不同的策略方向。

臺灣EMS大廠面臨的減碳難關

臺灣EMS產業在全球電子專業製造服務的市場佔有率超過20%,承接許多國際知名品牌的生產需求,具有重要的供應鏈地位。由於製程的複雜性和大量的能源消耗,EMS產業在碳盤查、碳管理和環境影響上面臨著巨大挑戰。

然而,EMS產業隨著電子產品快速進化,造成供應鏈的廣泛性和多樣性,需要協調和管理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供應商產品和資源,然而目前許多生產製造過程已轉移到臺灣以外的地區,包含中國、越南甚至歐美洲等地設立工廠,多數主要碳排放量並不在臺灣,EMS大廠如何強化分散式供應鏈的碳管理?是企業在規劃淨零排放策略上的超級難關!以臺灣最大EMS公司鴻海精密為例,臺灣地區碳放量僅為總集團的3.45%,其他海外地區的碳排量竟高達96.55%。

鴻海精密工業〈2022年鴻海集團ESG永續報告書〉

圖1.鴻海精密工業的碳盤查現況

資料來源:鴻海精密工業〈2022年鴻海集團ESG永續報告書〉

 

再者,臺灣EMS大廠隨著品牌客戶要求與自身集團對於環境永續的責任,紛紛基於「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 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遞交的1.5°C情境環境下之減碳承諾書;緯創於2020年遞交、鴻海於2021年遞交、仁寶及和碩於2022年遞交,並承諾於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

為了同時符合國際品牌、集團本身與臺灣政府的淨零目標,EMS企業由永續部門帶頭研發、生產、業務單位群策群力,從電子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等三個階段考量,強化上、下游供應鏈管理與合作,同時導入新的節能技改技術或數位科技應用,以期規劃出完整的淨零減碳策略及推動計畫。

臺灣EMS大廠淨零排放五大策略探討

彙整EMS大廠永續部門人員的訪談內容,基於以下五大淨零排放策略,推動海外地區的生產製造廠區節能減碳:

  1. 重大耗能設備汰換:

針對空調系統、空壓系統等重大耗能設備如冰水主機、空壓機、乾燥機,進行老舊設備汰換,如集中供氮取代空壓設備。

  1. 製造工廠節能技改:
    於碳排放量較高之製造工廠,進行節能技改措施,項目涵蓋製程節能改造、空調與空壓系統能耗最佳化、照明改善、閒置空間優化等措施,如節能 LED 燈導入。
  2. 能源管理系統導入與節能計畫制定:

導入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擬定該年度的節能目標,並傳達與分配到各個事業群或製造基地。

  1. 再生能源開發:
    與海外工廠當地再生能源業者深化合作,藉由增設太陽能或風電裝置,甚至直接購買其他再生能源。
  2. 綠色設計或低碳材料研發:
    電子資訊產品的最大碳排放量,來自於消費者使用階段,若能設計出新型態的綠色/低碳電子產品,除了在生產製程階段可達減碳目標,對於更能長遠地降低電子產品生命週期的總碳排放量。因此近年來,EMS廠商陸續開始投入綠色設計或低碳材料研發。

數轉院低碳轉型顧問淨零排放策略建議

基於軟硬體技術與數位科技應用之考量,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提出以下淨零排放五大策略建議:

  1. 結合AI/AIoT軟硬體技術進行節能減排,降低範疇一與二排放量:
    結合AIoT軟硬體之碳排數據管理亦或是重大設備AI節能方案,推動供應鏈在製造過程中應用節能技術或流程優化,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 結合PCF碳足跡追溯數位工具,以降低原物料採購排放量:
    基於產品生命週期原則,結合PCF碳足跡追溯數位工具進行逐項評估,包括從原材料採購、製造過程、運輸等環節,評估上游供應鏈整體碳足跡,有助於確定主要碳排放來源,並制定相應低碳方案,以達到減排目標。
  3. 運用碳管理數位工具促使全供應鏈合作,以大帶小共同減碳:
    運用供應鏈組織溫室氣體盤查與減量目標之數位管理工具,與供應商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包括要求供應商提供環境資訊(如原物料採購、廢棄物處理等)、執行環境管理系統或合作開發節能減排技術,攜手致力減少碳排。
  4. 運用CAE軟體情境模擬與分析,優化資源循環利用,降低產品碳排放量:
    提倡循環經濟模式,進行材料開發與低碳配方設計驗證,包含運用CAE軟體情境模擬與分析,促使上下游供應鏈在產品設計階段考慮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回收再利用。例如,提倡產品的可拆卸性和材料的循環再生利用。
  5. 藉由AI技術與數據整合,優化再生能源與乾淨能源應用,邁向碳中和:
    EMS大廠將藉由AI技術與數據整合,擬定再生或乾淨能源採購策略,拓展再生能源使用,透過自建、收購方式增加屋頂式與地面式太陽能電站裝置容量,以及直接購買其他再生能源,使企業邁向碳中和目標。

上述措施將幫助臺灣EMS大廠帶動供應鏈共同減碳,並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發揮以大帶小精神,為環境永續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資料:

1.封面圖片資料來源:國發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2.國發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3.DELL〈FY23 ESG REPORT〉

4.Apple〈2020 Environmental Progress Report〉

5.HP〈2021 Report and Executive Summary〉

6.鴻海精密工業〈2022年鴻海集團ESG永續報告書〉

7.仁寶電腦〈2022年永續報告書〉

8.緯創資通〈2022年永續報告書〉

9.和碩聯合科技〈2022年和碩永續報告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