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現貨ETF上市的三大看點



美國證管會SEC正式於美國時間2024年1月10日,公告宣布批准包括灰度、貝萊德等領銜申請的11檔比特幣現貨ETF的上市案。這一舉動可說是終結了這10年來,各類加密資產業者、金融機構不斷在申請、拒絕狀態下的無窮迴圈,也為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市場開啟嶄新的一頁。以下將從加密貨幣市場、監理挑戰以及傳統金融領域三個面向解析可能的影響。

加密貨幣市場迎來新的競爭者

在加密貨幣市場走過3個高峰後,傳統金融機構的參與程度雖有逐步增加,但整體市場仍維持著以加密貨幣業者主導的態勢,諸如大型交易所如幣安、coinbase,或穩定幣發行商Tether、Circle等均佔據著主要地位。

而媒體上層出不窮的業者受駭、人謀不臧、虧空倒閉事件,卻也持續縈繞著加密貨幣圈子,彷彿參與加密貨幣的投資人,僅能看天吃飯,求神拜佛,賭上一把運氣不會遇到這些慘況,自然也令更多的投資人裹足不前,心存觀望。

然本次一舉有11家業者獲得批准,除標誌者傳統金融業者挾著既有金融市場龐大的投資群,正式在其熟悉的主場舞台跨入加密貨幣市場,可能一舉改變以往由幣安、coinbase等加密貨幣交易所主導的局面。

市場與技術風險仍難衡量

根據外電報導指出,SEC就是否批准比特幣現貨ETF上市的投票,僅是3:2的比數驚險通過,顯見本議題在其內部仍有高度的爭議。而最大的問題,還是會回歸SEC過往最常出現的拒絕申請意見—市場操縱風險。

雖然SEC最後還是通過上市,也提供了市場一個從發行商、遊戲規則等合規的架構,但對於可能的操縱市場風險,其實並無法像面對傳統金融商品一般的完全掌控。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所創造出來的,其現貨交易遍布全球各中心化、去中心化的大大小小交易平台。加上比特幣其全天不間斷交易模式、保管託管模式的特別,以及純粹數位化的特性,便難以與當前成熟的市場運作全面介接,更可能潛藏未知的風險,後續只能隨著市場發展見招拆招。

傳統金融領域仍多雜音

SEC批准公告一出,排除本來在美國之前便已經放行國內有類似商品的加拿大、德國、巴西和澳洲等國之外,韓國政府直接重申以法規問題,禁止韓國券商交易本次上市的比特幣現貨ETF商品;而台灣方面,想要在台灣發行同類產品在當前法規上是完全不可能,至於投資人也無法透過複委託方式買賣美國的比特幣現貨ETF;即便是通過的美國SEC,在公告批准後,主席Gary Gensler仍不改其對於加密貨幣的看法。

即便在美國的大型金融機構方面,摩根大通執行長則一如往常表示對於加密貨幣或加密資產的反對態度;美國大型基金管理公司Vanguard,也表明禁止客戶購入比特幣現貨ETF,顯見不論監理機關或傳統金融機構,在面對此一新商品的問世仍有諸多擔憂。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111700423-430702                       

延伸閱讀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