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灣老得越來越快,年輕世代卻還沒來得及準備好。在社會型態改變下,許多子女不再與父母同住,家中青壯年人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前往外縣市工作,家中長輩則大多選擇守護在家鄉養老,老老照顧或寡居的現象也變得越來越常見。
根據內政部統計,111年臺灣老年人口已超過400萬,而老年人口居住宅數目前已近68萬,其中獨居長者就占76%。疏離於便利繁華的生活圈外,長者的安全與需求該如何顧及?對子女來說,面臨工作與照護的兩難,放不下的擔憂又該如何解決?
【看見失智症長輩的徬徨】
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外顯症狀不單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導致語言能力、判斷力、注意力及思考能力等認知功能退化,上述症狀也將會大大影響患者在日常生活上的行為與安全。
年紀越大,成為失智患者的風險就越大,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所做的統計指出,臺灣家中65歲以上的長輩患有失智症約有30萬人,相當於每13位65歲以上的長輩中就有1位為失智症患者。另外,根據警政署統計,失蹤老人中每2位就有1位可能患有失智症,為造成老人失蹤的最大原因。
(資料來源:Freepik)
圖1:長者失智症的風險遽增
【讓身體大腦動起來-延緩失智症的認知訓練】
失智症的延緩及預防一直以來都是外界最關注的焦點。許多長者沉迷網路的娛樂浪潮,不喜歡運動也不喜歡社交,成為手機不離身的「網癮長輩」,而大腦在長期缺乏刺激後,得到失智症的機率將會大增。
為協助長者能有規律的認知訓練與體能活動,幫助長者建立身體活動習慣,以達到失智預防與健康促進的目的,點睛科技開發了一個專為失智症患者或亞健康族群所準備的智慧認知訓練解決方案,其所設計的短期認知訓練系統,係針對大腦訓練及運動促進等方式,結合輕鬆、簡單及容易操作等特性,讓長者可以自信滿滿地走出家門,結交好友並體驗生活所帶來樂趣。
結合樂活認知訓練機、億萬富翁益智健腦機及運動健康養成系統等訓練工具,分別針對反應力、注意力、協調力、邏輯力、記憶力及運動機能等,設計符合長者需求的訓練菜單。人的大腦具有可塑性,只要在發現認知功能出現輕微障礙時,立即進行重複性與挑戰性的訓練,可強化大腦運作以便延緩失智症的產生。
此外,結合專屬訓練手機APP,可量測長者在進行認知訓練時的狀態,同時也可用來追蹤與分析長者的訓練進度和效率,並與社區中心、長照中心及醫院等據點合作,不僅能協助長者更加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早預防,也創造彼此聊天及互動遊戲的機會,串起社區歸屬感,落實在地老化的友善環境。
(資料來源:Freepik)
圖2:趣味的認知訓練有助於培養運動習慣
【屏安福保平安,打造長輩安心趴趴走生活圈】
為了幫助長輩在家鄉獨居,在外打拼的子女也能放心,智慧時尚打造屏安福D+卡,透過傳統平安符具信仰意涵的外型,結合定位科技的技術,在家鄉的社區鄰里生活圈中打造安心守護網。屏安福外型設計成長輩最常使用的平安符香火袋造型,帶著身邊兼具安心與實用,讓長輩願意常常配戴在身上,保持定位資訊的持續性。
屏安福採用藍芽感應技術,與設定範圍內的社區鄰里中,安裝記錄位置的微定位技術(Beacon)裝置進行連結,可以即時定位掌握長輩行動軌跡,同時結合24小時SOS緊急求助與跌倒偵測功能,在發生事情時可以透過第三方客服,提供即時救援服務,同時也立即透過電話聯繫緊急連絡人。
為了能更貼近長者的需求與使用習慣,屏安福擁有極強的續航力,最久可長達1年都不需充電,且透過Line@作為主要聯絡管道,讓長者與家人們能方便共同使用,當超越社區鄰里所設定安全電子圍欄的範圍時,LINE@會自動跳出通知向家人示警,並用最快的速度掌握長者資訊。屏安福打造的安心生活圈不僅可以擴大長者的自由活動範圍,也同時可減輕照護者24小時跟隨的精神壓力,更能讓離家在外的家人可以即時得知長者現況。
(資料來源:Freepik)
圖3:長者生活圈受限
【年紀大了又怎樣,樂活人生絕不受限!】
長者照護的議題,對家庭照護者及被照護者本身來說,都是一條漫漫長路。年輕時,我們在城市踩著快速的步伐前進,而今,需要的是一座能陪伴我們一起變老的城市。為了創造包容銀髮族的友善城市,必須透過發展各種健康科技的智慧應用服務,來支持長輩的日常活動。同時,結合偵測長者定位與即時通報服務,在最需要的時刻提供幫助;同時對於長者失智症的預防及延緩,在社區鄰里中安裝訓練器材,替長者們創造生活運動與互動交流的空間。
銀髮友善城市結合智慧健康,打造了新型態的創新照護模式,讓長者不會因為身體機能遲緩,連生活也變得停頓無趣。運用科技讓長者可以在熟悉的家鄉,和自己喜愛的朋友一起享受幸福生活,共同追求健康樂活的精彩人生。
參考資料:智慧城鄉計畫補助案廠商
網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