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夢專訪》BZNK 必可:放棄銀行高薪,做中小企業的週轉救援,「因為我曾經對他們說『不』。」(上)


「BZNK 必可企業募資」創辦人林滄億尚未創業前,他在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的企業金融業務已打滾 9 年,每天坐在辦公桌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審核中小企業各種貸款需求,調查無誤再蓋上核准章。

但就在 3 年前,林滄億毅然離開公股銀行,與自己的堂弟林彥君共同創業,成立一個「應收帳款」轉讓的媒合平台,讓需要短期資金的中小企業順利週轉,參與媒合的大眾投資人也能利用貼現率及應收帳款的差額,得到報酬。

外人見到這種職涯轉換可能訕笑是傻瓜,「竟然放棄百萬年薪,跑去創業?」但這對兄弟的創業決心與營運能力沒讓任何人失望, Whoscall 創辦人鄭勝丰,及前天貓海外台灣總經理吳德威都以早期投資為 BZNK 背書。今年 BZNK 不只申請得到金融科技園區的發展基金補助,更成功拿下來自創夢市集、 StockFeel 股感、千葉火鍋創辦人呂秀春等近千萬的 pre-A 輪投資。

兩位 BZNK 共同創辦人林滄億(左)及林彥君(右)|圖片來源:創夢市集

林滄億說能擁有這些進展,是創業前看近五年金融新創環境逐漸鬆動,認為點對點(Peer to Peer, P2P)金融服務有機會。但在趨勢之外,林滄億更從工作中多次遇見難以抹滅的情景,萌生創業動機。

「我在銀行看過太多老闆來貸款的故事。他們抱著一絲希望來詢問貸款,卻被拒絕;不是因為他們信用差,而是銀行對小額、短期借貸沒興趣。我的職責是調查資料,然後跟他們說『不』。我都記得。」

身處週轉借貸的日常,是他們創業動力

創業前,自己家裡就是中小企業的林彥君說,林滄億提及的「畫面」,就是自己早期家裡公司的日常。

「想和廠商做生意、自己議價能力又差的情形下,就只能在多個月後兌現這些應收帳款。如果遇上現金支出多、要做更多生意,就只有向銀行或親戚借錢兩個選項;但銀行不一定對小額短期借貸有興趣、親戚也不一定有錢的情況下,老闆該怎麼辦?」

他們想成立一個網路平台,媒合有興趣投資的民眾,與有短期資金需求的企業;有人得到年化利率 5% 以上的報酬,有人順利週轉,是雙贏局面。對兩人而言,這個想法比銀行上班族或經營家族事業更有挑戰,也更具意義。

2016 年,林滄億放棄人人稱羨的百萬年薪,與堂弟林彥君一同成立公司,兩人花了一年的時間研議 P2P 服務會觸及的法律細節,拜會相關金融主管機關、說明 BZNK 的運作模式,確立一切合規經營後,2017 年 8 月平台正式上線。

只要確定企業間的交易,及申請企業過往的營運信用,BZNK 能替中小企業與大眾投資人牽起借貸投資的橋樑|圖片來源:BZNK

跟著教授巡迴金融演講,擺脫「詐騙」標籤

然而創業初衷如何美好、捨棄高薪職位多熱血,但市場的現實就是:客戶不會憑空出現。

林彥君說,BZNK 鎖定的中小企業老闆客群多數都是超過 40 歲的人,想接觸他們,在網路上曝光幾乎無效,非得要他們一間一間敲門,才能見到他們。

「但一見面,老闆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啊這係詐騙吼?』,第二是『還是高利貸?』。」林彥君苦笑說,已經習慣了。

面對業務開發困境,他們二人想要找身邊有公信力的人,間接接觸客戶。林彥君便找到過去唸中正大學企管所的王明昌教授與莊世杰教授,委託他們為 BZNK 顧問。同時兩人跟著老師接觸 EMBA 課程、認識企業人脈,老師去哪裡演講,他們就跟著上台自我介紹。

想到這段「荒謬」的開發過程,林彥君說一定要厚臉皮。「結果真的有效!也許是金融科技的趨勢正在成長,也可能是我們在多個公家機關或民間單位曝光,久了也開始受邀參加金融講座,漸漸得到信任。大家終於知道 BZNK 不是詐騙或高利貸啦!」

圖片為 BZNK 團隊去年底參加台北金融科技展。左起為 BZNK 共同創辦人林滄億、BZNK 共同創辦人林彥君、南區業務陳映慎、企業募資專案經理蔡易達|圖片來源:BZNK

本文轉至<創夢市集>

關於《創夢市集》

台灣唯一聚焦於「民生X娛樂」新創產業的資源平台,透過整合超過20家知名企業的資源與優勢,致力於提供新創公司深度的輔導育成,並領投天使/種子輪資金,協助新創公司穩固公司營運、提升商業能力以進入下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