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好書》底層邏輯:利潤,來自沒有競爭!



FIND推薦好書:你賺到的錢,是市場紅利?社會工資?還是創新利潤呢?當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被壓縮是很多創業者碰到的難題。《底層邏輯》作者劉潤為中國知名商學顧問,也是潤米諮詢創始人,他認為利潤,應該來自於「沒有競爭」,該如何透過創新來創造利潤空間,否則所謂的創業,也只是在為社會打工。

本文作者:劉潤

 

一位正在創業的學員問我:「剛開始進入行業的時候,可以賺到很多錢。可是,這幾年隨著競爭加劇,收入越來越少,現在也就勉強能覆蓋公司的所有成本,幾乎沒有多少利潤了,怎麼辦?」

 

這個問題,是很多創業者都會遇到的。

 

怎麼辦呢?

 

社會工資與趨勢紅利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理解,到底什麼叫作利潤。

 

有朋友說:「這很簡單啊,收入減掉成本,剩下來的,不就是利潤嗎?假如生產一件商品需要花3元,現在把它以30元的價格賣出去,那麼,30-3=27,這27元就是你的利潤呀。」

 

可是,我想請你仔細想一想:這27元真的是你的利潤嗎?

 

有朋友說:「除了商品的製造成本,還有行銷成本、管道成本、折舊損耗成本、公司運營成本(比如員工工資、辦公室開銷、管理成本)等,把所有的成本都扣除,剩下來的才是利潤。」

 

沒錯。

 

那假如這3元已經涵蓋了你所說的所有成本,我現在再問:這27元,到底是不是你的利潤?

 

其實,這27元,並不是你真正的利潤。

 

為什麼?

 

假設你剛進入一個新市場,你生產一件商品的成本是3元,你把它賣到30元,每賣出一件就能賺27元,你覺得世界特別美好。可是,這樣的狀態能穩定地持續下去嗎?

 

如果有人發現花3元生產的東西居然可以賺27元,只要付出和你一樣的努力,在這個新市場就能獲得更多的利潤,那麼,他一定會「殺」進市場。

 

新人「殺」進市場,他的生產成本也是3元,但他發現你已經把市場佔領了,怎麼辦?他是不是只要賣得比你便宜一點,就有優勢?

 

於是,他決定賣27元。這就打響了價格戰的第一槍。

 

別人賣27元,你賣30元,這時候,你怎麼辦?你也只能跟著降價,當你的價格降得比他更低時,你才能賣出更多的商品。於是,你開始賣20元……。

 

當你把價格降到20元,對手會發現,生意全都被你搶去了,他會怎麼辦?他會接著降價,反正還能掙到錢,於是,他開始賣10元。

 

賣10元,還能賺到7元,雖然比剛開始的27元要少很多,但這7元的利潤只要超過了社會的平均利潤,就一定會有人繼續做這個生意。

 

對手賣10元了,你怎麼辦呢?那就繼續降價吧。於是,你把價格降到了5元……

 

這個行業的利潤被迅速拉平,漸漸地,你開始害怕了。

 

當價格降到3.3元的時候,你一算,只有10%的利潤可以賺了,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就要虧本了。你的對手也說,不能再降了,再降就不幹了。於是,你們的價格最終穩定在了3.3元(見表5-1)。

這時候,你們都只能賺0.3元。那這0.3元,是你的利潤嗎?

 

不是。這0.3元,其實只是社會付給你的辛苦費,我們把它叫作社會工資。

 

什麼意思?

 

如果你賺的錢比0.3元還少,你就不幹了,你的公司也要解散。可是,社會是需要你的商品的,於是,社會告訴你:

 

「別解散,別解散,我出0.3元,你要繼續幹下去呀。」

 

這0.3元,是社會付給你的辛苦費。你想賺更多,也賺不到了。所以我們說,這是社會發給你的工資,並不是你真正的利潤。

 

而你一開始進入市場時,把成本為3元的產品賣到30元,這30元與最終的穩定價格3.3元之間有26.7元的差價,這其實是市場給你的趨勢紅利(見圖5-4)。

拿到趨勢紅利,是你的運氣,你應該心存感激。

 

因為總有一天,當市場趨於飽和時,紅利就會被別人拿走。所以,這26.7元,也不是你真正的利潤。

 

別人能拿走的,那就讓他們拿走吧。那些都不是你的利潤。

 

創新利潤

 

那到底什麼才是你的利潤?

 

如果你跟別人一樣,生產商品的成本都是3元,那麼你是沒有真正的利潤的。你真正的利潤應該來自透過某種創新使你的成本比別人更低。

 

當整個行業的成本都是3元的時候,你有沒有本事把成本降到1元?

 

當你把成本降到1元,而別人學都學不來的時候,你比別人便宜的這2元,才是你真正、唯一的利潤。

 

這2元的利潤,別人永遠也拿不走。

 

只有別人拿不走的,才是你真正的利潤。

 

那怎麼才能做到比別人成本更低呢?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葉國富的名創優品。

 

在日用雜貨行業,過去1元出廠的商品,賣給消費者的價格大概是3元。而名創優品呢?名創優品的商品,0.5元出廠,賣給消費者的價格不到1元。

 

這是怎麼做到的?

 

首先,葉國富用「直管」的模式,也就是加盟商出錢、自己管理品牌的模式,在兩年之內,迅速開出了1000多家門店。

 

因為這1000多家門店,他有了強大的議價能力,然後,他找到供應商,問:「我有1000多家門店,找你進貨,你能不能在保證品質的同時,把價格從1元壓到0.5元?」

 

別人一次進幾十箱貨,葉國富一進貨就是上萬箱,這樣的生意你做不做?

 

這麼大的量,供應商想了想,覺得可以接受。因為他最在乎的不是毛利率,而是利潤的絕對值。

 

然後,名創優品就在0.5元出廠價的基礎上,加價8%~10%,作為品牌運營費用,支援中後臺的資料、倉庫、採購的運營,直接給門店供貨。門店再加上32%~38%的毛利,覆蓋剩下的所有管理成本。最終,名創優品的產品,賣給消費者的價格還不到1元,比其他商家的出廠價還低,所以這些商家根本競爭不過名創優品。這就是效率創新。

 

其他商家的出廠價是1元,而名創優品的出廠價是0.5元。這0.5元的差價,就是名創優品透過效率創新創造出來的真正利潤。

 

本文內容出自:《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由時報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FIND編寫導讀及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