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疫情時代糧食供應危機,看見都市農業型態的永續與崛起


都市農業(Urban Agriculture)的概念最早源自於1930年代日本提出城市農業概念,都市農業也有「三生」的功能,亦即生產、生活、生態。近兩年,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打破了全球穩定的糧食供應鏈,在國際貿易、航空、海洋貨運量能不足的情況下,許多國家面臨糧食供應短缺的危機。因此,部分國家也開始因為疫情限制糧食流通的狀況,造成全球糧食系統供應體系的衝擊。同時,除了傳統農業供給量外,在都市地區或近郊進行農作物生產與生活應用的都市農業,成為各國追求糧食自給的重要發展趨勢,也產生農業應用的新商機。

【案例簡介】

本篇文章將整合多個案例來介紹都市農業的多元型態,以及其發展效益與未來可能的相關應用。在都市農業的型態中,我們可將場域分成地上、室內、地下三種,形成「屋頂農場」、「室內農場」、「地下農場」,分別代表案例為新加坡新創Comcrop的屋頂農場、德國InFarm的室內垂直農場或Babaylon的室內微型農場以及韓國Farm8於地下鐵路空間的Metro Farm

先不論都市農業是透過水耕或氣霧耕的種植方式,都市農業應用的場域多是在有限的區域中,發展一定規模並產生遞補性的糧食供給,大概可歸納以下特性與優勢:

  1. 快速新鮮產地直送/:由於就地取材、近距離直送,新鮮食材特性不用過多食材加工、溫度控管等成本。
  2. 輕量化,改變物流模式:過去從傳統農場需透過大量輸出的模式,以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然而其中間的耗損、食材新鮮度的保持,也需要很多的成本來維持。
  3. 在地化,分散多元場域種植:如同上述,都市農業的場域可以很多元,除了屋頂、室內與地下外,屋頂可以搭配的場與可能有大樓、一般住宅、老人住宅、長照機構之屋頂空中花園等;室內農園可如Infarm與加拿大Sobeys合作導入到零售場域;或如Babylon farm以微型室內農場導入到飯店、學校與老人住宅中;Metro Farm則透過公有或開放式地下街空間。
  4. 共享化與降低接觸模式:都市的最大重點是大家共享了都市的空間,過去早有所謂的共享農場或土地認養的空間,都市農業預約契作生產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如何透過這樣的機制分享糧食、保持糧食新鮮度與共享,自行取貨也降低疫情下的接觸風險,都是都市農園發展優勢。

資料來源:Farm8與Infarm官方網站

圖1 都市農業導入於多元場域應用與型態

【服務情境】

以Babylon Farm為例,其微型農場的優點在於可導入於更多元的小區域場域,這個案例更可能實現於國內的都市零售店面與超市部分區域中。此外,其微型農場還包括以下優勢:簡單應用、全年生長、遠端監控、40種以上的作物、優雅迷人的展櫃設計、行動裝置應用程式與自動通知、預約訂製種子運送、24小時專家協助等服務。Babylon Farm導入多所美國大學,除了有教學的意義外(分享權、擁有權、共同研發食譜等),亦有提供學生健康飲食的重視。

資料來源:Babylon Farm官方網站

圖2 Babylon Farm都市室內微型農場展櫃

Babylon Farm提供了GuidedGrowing App,讓消費者可遠端直接經營微型農場、規劃Babylon Farm Box,監控微型農場各項數據,並有專家可提供諮詢與解惑。

【應用效益評析】

以Babylon Farm為例,每年可避免肥料流失21.39磅、每年可節省食物垃圾重量達292.5磅、每年省下39384加侖的水等,同時因為減少了運輸距離也大量減少碳足跡,並且導入學校、醫療院所、老人住宅機構等,促進飲食健康。

都市農業的快速崛起,主要源自於疫情帶來的物流與快遞量過大無法負荷,加上國際貿易的成本提高等因素,而疫情較難外食與移動,導致都市人口的在地糧食需求大增;另一方面由於健康飲食(Heathy Food)的風氣也逐漸盛行,減少食品加工,增加新鮮食材成為飲食新潮流,就地取材、產地直送的的食材與蔬菜輸送新趨勢造就了新商機,而都市農業結合自然與科技的設計元素,也可帶動新話題吸引消費者購買。

不過,都市農場中能栽種的植物與糧食有一定的種類限制,未來或許會逐漸應用到更多元的作物種類,運送方式亦可能結合新興科技的無人載具(如無人機或自駕貨車等),甚至大量應用於延緩銀髮族老化的生活應用或學校生態教育的重點。無論如何,未來後疫情時代,都市的食材運送、飲食與購買習慣與產業型態的轉變,都將持續影響產業與消費者生活。

參考來源:

https://babylonmicrofarms.com/

https://agfundernews.com/unfazed-by-covid-19-infarm-arrives-injapan-and-incanada.html

https://www.find.org.tw/index/wind/browse/2e102f98872e20cfd2c52db83678883b/

https://journals.openedition.org/factsreports/588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