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法國、德國、澳洲經驗 提供台電綠電銷售發展策略之建議


本文綜整前三篇「再生能源售電業發展銷售數據分析實務-以法國為例」、「再生能源售電業發展銷售數據分析實務-以德國為例」、「再生能源售電業發展預測分析實務-以澳洲為例」,作為提供我國台電再生能源發展綠電銷售策略之建議。

他山之石》借鏡法、德、澳綠電銷售經驗

為提供台電產生綠電最佳銷售策略,本研究根據表1研析三家國際案例之銷售策略,歸納出兩項銷售加值應用服務:能源轉型路徑規劃用戶負載預測模型,分別進行下列分析,第一、簡述銷售策略具體作法;第二、評估此兩項銷售策略對台電之效益;第三、可能面臨之問題與建議。

表 1 再生能源售電業發展銷售數據分析實務案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022年07月

具體作法》

一、能源轉型路徑規劃服務

參考法國ENGIE能源轉型路徑規劃服務,建議台電再生能源售電可推出近似之服務,協助用戶購買綠電、或為有意採購綠電之用戶制定其綠電轉型路徑,以達能源轉型目標。對用戶而言,可透過能源轉型路徑規劃服務實現短期、長期再生能源電力使用比例的目標,如短期先實現RE10,逐年提高綠電使用占比,直到達成企業長期目標(如RE100)。此外,國際大廠Apple、Google重視企業永續發展,以使用綠電作為挑選全球供應鏈夥伴之重要考量依據,因此我國在外銷貿易中需符應出口國當地減碳規範,如歐盟CBAM等減碳規範要求。

在此背景下,參考ENGIE能源轉型路徑規劃服務,建議台電可透過三步驟為用戶規劃其能源轉型路徑:第一步、確定能源轉型里程碑:有鑑於綠電平均採購價格仍高於非綠電平均採購價格,應先釐清用戶購買綠電主要需求,如減少碳排放,以及用戶綠電採購的預算,同時分析用戶在能源轉型上可能受到的限制,基於上述資訊提出適合用戶負載型態的綠電電力來源配置與設定可達成之綠電使用比例里程碑。

其次,分析綠電最適購買決策:台電再生能源售電業應分析電力市場資訊協助用戶做出最佳綠電購買決策,如與案場簽訂電證合一購電協議、僅購買再生能源憑證(電證分離)、或是未來可向鄰近再生能源產銷者(小型案場)購電,據此提供用戶最適綠電購買決策。最後,結合第一步和第二步能源轉型里程碑規劃和綠電最適購買決策,最終形成能源轉型路徑圖,輔助用戶逐年提升綠電使用占比。

二、用戶負載預測模型

用戶負載預測模型可助用戶建構最適合其負載型態之購電組合,在國際企業(如Google)朝向全面無碳化邁進,對供應鏈夥伴之綠電使用需求逐漸從RE100轉變成24/7淨零碳排放之背景下,此服務可增加企業打入國際大廠供應鏈之競爭力。如:用戶尖峰需求量出現在白天時段,應以太陽能電力為其主要綠電供給來源,但太陽能案廠發電量極易受天氣因素影響,倘若無法匹配用戶的綠電用電量或負載型態時,透過預測模型台電可及時搭配風力、水力、生質能發電等補足用戶綠電缺口。

對台電公司而言,用戶負載預測模型可避免臨時綠電備轉容量不足,而需向再生能源發電業臨時購電的情況,降低臨時購電造成的營運成本增加。

 預期產生之效益

一、能源轉型路徑規劃服務

藉由用戶用電數據分析及電力市場之研析,為企業用戶規劃能源轉型之里程碑與路線圖,最終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電力的轉型目標。因歐美地區為我國第三和第四大出口市場,此兩市場對使用綠電與減少碳排有極高之要求,本研究假設企業因企業社會責任或客戶要求,有10%企業有再生能源電力購買需求並藉由能源轉型路徑規劃服務,購入綠電並且達成RE10的綠電使用里程碑,以110年電力消費和出口占比估算,台電再生能源售電業預期可售出3.76億度綠電,相當於我國110年再生能源電力交易量的49%。因此,台電若進行能源轉型里程碑與路線圖規劃,能與用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增加用戶對台電再生能源售電業之售電服務黏著度。

二、用戶負載預測模型

用戶負載預測模型可避免因臨時綠電備轉容量不足,避免臨時購電造成的額外支出,基於用戶負載預測模型、和再生能源案場發電預測模型,將有助台電即時匹配綠電供需,進而提供最適合用戶的綠電組合,可達成以下兩項成效:第一、再生能源售電業採購之綠電,與用戶用電量相匹配,進而降低餘電產生的可能性;第二、用戶購買到足額之綠電,達成綠電使用占比目標,可提升企業打入國際大廠供應鏈,或滿足出口至歐美市場的減排規範,提升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第三、用戶負載預測可有助降低台電向再生能源發電業、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的臨時購電,根據台電110年電業年報資訊,110年度台電向再生能源發電業、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合計購入91.48億度綠電,本研究假設導入用電負載預測模型後,因台電能較準確預測自有案場綠電發電量、與用戶每日用電負載,保守估計減少再生能源購電量約10%,以110年度作為評估標準,台電可減少向生能源發電業、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購電達9.15億度

 

可能面臨之問題與建議》

一、能源轉型路徑規劃服務

目前我國再生能源售電市場發展程度不如歐盟或美國,相較於歐美可依據電力市場特性提供多樣化的路徑規劃,我國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因處於起步階段,用電大戶多採電證合一模式購買綠電,在企業能源轉型工具上選擇較少,且再生能源憑證大多被用電大戶買走,以111年截至第一季(111年1月至111年3月)之再生能源產出數據來看,111年Q1共產出189,646張憑證,其中台積電購買173,697張(約為整體產出憑證的91.6%),此情況如長期發展不利於我國眾多中小企業購買綠電。

鑑於此,建議台電可配合智慧電網,將電證分離購電模式和小型再生能源產銷者納入到能源轉型路徑規劃,協助企業可根據用電量與電力市場特性做出最適之綠電採購策略,達到其規畫的綠電使用占比目標。然而要達到此項目標目前受限於電業法,限制我國可產出的再生能源憑證數量,造成眾多中企業難以購買到足額之綠電和憑證。

二、用戶負載預測模型

用戶負載預測模型高度仰賴用戶歷史用電資料,倘若演算法準確度偏低將無法有效解決突發之臨時購入綠電的需求,若要提高用戶用電量預測之精準度,可針對轉供平台提供之用戶用電數據進行更細緻的分析,如採用階層式分群(Hierarchical Clustering)在媒合案場發電量與用戶用電量前,先針對用戶特徵進行分群,如地區、產業別等因素、或位於供應鏈上中下游哪一段。

本研究經文獻搜索發現台電目前已具備階層分群相關研究,曾依據各行業別售電量與總售電量建構高壓用戶複迴歸模型,詳細可閱讀國內學者卓明遠教授等研究,其發現最小平方法較適合用於短期負載預測。

 總結分析

本研究根據三件國際案例(ENGIE、RWE、Red Energy)歸納出兩項銷售數據提供用戶數據驅動之加值應用服務:能源轉型路徑規劃和購電最適組合模型,藉由分析綠電售電大數據,並基於電力市場特性規劃最適購電組合,對用戶而言能達成綠電使用和減少碳排目標,對再生能源售電業因能準確預測不同產業之用電負載型態,可避免案場綠電發電量與用戶用電量間產生缺口,此兩種銷售數據應用模式,可供我國再生能源售電業做為借鏡之對象,協助我國企業朝向2050年淨零碳排邁進。

圖1:兩項銷售應用服務分析說明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參考來源:

  1. 封面圖,Pexels 上由 Red Zeppelin 拍攝的相片: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4148472/
  2. 經濟部能源局,https://www.moeaboe.gov.tw/
  3. RE100,https://www.re100.org.tw/
  4. 台灣電力公司,110年電業年報,https://www.taipower.com.tw/upload/43/43_05/110%E5%B9%B4%E9%9B%BB%E6%A5%AD%E5%B9%B4%E5%A0%B1.pdf?220725
  5. 卓明遠、張文曜、吳易翰、徐正峰,考慮景氣與氣候之高壓用戶行業別售電量與系統尖載迴歸模型建立與預測,台電工程月刊,819期, 52-61頁, 105年11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