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逾8億升級智慧製造,臺灣套筒扳手龍頭銳泰如何永續轉型?


◈ 副總施秀鑾隨著董事長游祥鎮一起白手起家,希望讓二代傳承永續的路可以走得更輕鬆些。

【前言】

一家台灣的中小企業成功打進歐美市場,成為中高階套筒、扳手的國內龍頭企業,為何近期狠砸逾8億升級智慧製造?有意接班的二代看見哪些問題?又如何思考與面對,走出轉型之路?

新任廠長掌舵智慧工廠 從優化下手

「現在參觀的這一棟是B棟,智慧產線已經上線運作,業務量也有所提升;後面的F棟是新建成的智慧廠房,接下來將持續投資新的智慧機台」,現年30歲的游文元帶著我們走進位在嘉義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的智慧工廠。

他是銳泰精密創辦人游祥鎮的獨子,在國內的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機械,其後前往德國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KIT)學電機3年半,他認為,「 學校的學習,是讓人有大方向;在實務中發現不足與問題,再持續學習與尋找答案」。

2019年12月回台後,他從公司的基層主管開始歷練,接觸當時轉型自動化面臨的問題,例如機器手臂夾不牢零件、產線無法穩定生產等技術類問題,除了達到順利生產外,他也思考「無論是人工還是機器手臂,都要檢視其動作流不流暢,過去常發生機械手臂夾了零件在等機台、或機台等待手臂,這表示時間沒有配合好,需要想辦法優化慢的那方」,因此努力在現有的框架下,把機台修改到最符合經濟效益的生產模式。

接受德國理工思維訓練與薰陶的游文元認為,「會做一個很厲害的東西,比會買一個很厲害的東西,更有吸引力及成就感」,經過2年多的歷練,他能力增長,看得見問題,也能找到方法解決,於今年4月開始升任嘉義大埔美廠廠長,管理再製品、QC品質系統、倉儲、設備等4大面向,主要負責制度的規劃、製程的改善與技術的優化。

◈ 銳泰精密二代游文元,務實而有遠見,今年4月接下位在嘉義大埔美智慧工廠廠長一職,將接棒邁向永續經營之路。

已是國內中高階套筒扳手龍頭企業,有何危機感?

作為全台第一家手工具智慧製造大廠,銳泰的生產基地皆在台灣,包括台中太平廠及嘉義大埔美廠,主要產品包含氣動工具、汽車維修工具、電動車絕緣工具,及少部分的手工工具等四大類,也依使用對象的不同,或透過B2B通路的品牌商、代理商、經銷商、批發商,或藉由B2C通路的連鎖店、零售店等,進行產品銷售。

銳泰的主要客戶為全球五大知名手工具品牌商;目前市場可說是美國、歐洲及新興市場「三分天下」,60%客戶為OEM,40%為ODM,為國內中高階套筒、扳手的龍頭企業,在國際市場具有重要地位。

游文元並不滿足於眼前優勢,具有全局觀的他習於看向長遠的發展。綜觀全球手工具產業,全球排名是德國第一,其次日本,台灣居三,而台灣愈來愈強,如今連德國都有很多大廠找台灣業者生產,已逐漸將日本擠下第二名寶座。

台灣的優勢在於產業鏈的合作,例如做車床的工廠專注做車床,所以技術可深化,效率高、成本低、交期短、品質好,他分析這個產業的現況,也不忘身後「還有中國的追兵」,要如何維持當前的優勢呢?他說「工業4.0將深刻影響這個產業」,這也是銳泰持續轉型的動力之一。

另一方面,他也看見斷鏈危機迫在眉睫,勢必需要及時做好準備。託外加工的工廠二代不接班,有日漸萎縮之虞,「當規模小到一個下限後,只剩銳泰獨活也做不下去」,加上連續在廠外進行加工,例如車床後進行熱處理等一連串的製程作業,若無法即時掌握料件的進程,連帶讓交期無法掌控,因此資訊上必須垂直整合,做資訊流、資料透明化。

此外,過去將同類型設備集中於產線進行批量加工,半成品在各工作站間輸送耗時,且若同一筆訂單多達數百種品項,無法同時生產而將生產周期拉得很長,必須設法改善生產效率,滿足少量多樣的需求,於是升級成混線生產的智慧工廠,勢在必行。

2

◈ 「做出好產品,絕不妥協」的銳泰,攻入歐洲市場,全球五大知名手工具品牌商為其主要客戶,是公司發展上的重要里程碑

加速投資方案挹注,以資訊系統管理工廠

決定投入智慧製造轉型之後,銳泰獲得許多政府單位的協助,例如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用於建置F棟約500坪的智慧廠房內的生產設備與設施,其後續的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製造執行系統),以及B棟部分智慧化設備,總投資逾8億。

目前B棟已導入WIP(在製品管理系統)及QMS(品質管理系統),與原先的WMS(倉儲管理系統)、EMS(設備管理系統),以IOT機聯網作串連,將銑床、研磨、車床、滾刻四大加工製造,作智慧化、數據化的管理。

已升級為2.0的自動倉儲系統,結合旗下銳鼎科技自主開發的MES系統,將訂單系統與現場生產資訊、倉儲系統串聯,由超過1萬個代表不同料件規格的塑膠工具箱形成活動式儲位,只要電腦一鍵按下,根據工單內容,即可透過自動輸送帶將料件送至對應的各加工站。

同時採取混線生產模式,建置40個工作站與127隻機械手臂,以單元方式進行生產,標準化製程,搭配物流線與自動倉儲管理系統,從精準送料到加工再到檢驗,每個工作站皆可獨立生產個別產品。過去要花30分鐘換刀、換模與調機,現在不到2分鐘就能快速換線,這意味銳泰擁有彈性生產的能力,將訂單交期大幅縮短,能夠滿足少量多樣、不同規格工單的需求。

藉由這次的轉型升級,銳泰發展資訊管理系統,即時掌握協力廠商生產進度,並透過生產數據的蒐集、判讀與分析,作為管理、決策及持續優化管理方式的基礎。

游文元透露,智慧工廠建置前,老闆曾參訪德國西門子、日本Panasonic等國際知名大廠,並回到自身的需求做長遠的考量,進行規劃。「做智慧工廠,彷彿二度創業,轉型的過程很痛苦但也很幸運,對於公司的未來,算是奠定一個很好的基礎」,作為台灣套筒產業首家智慧工廠,由於沒有模仿對象,從無到有都要自行摸索,副總施秀鑾表示,幸運的是「因政府的資金補助和政策支持,讓銳泰成為數位製造的典範工廠」。

3

◈ 透過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建置智慧廠房內的生產設備與設施,包括40個工作站與127隻機械手臂,打造混線生產模式,每個工作站皆可獨立生產個別產品。

每年一小變、3年一大變,內外團隊一起走

施秀鑾細數銳泰發展的重要里程碑,30多年前打進非常挑剔、嚴謹的日本市場,奠定「做出好產品」的信心與決心;經過3、4年後,才攻進歐洲市場,猶記得在展場接到歐洲第一大套筒品牌的訂單,「老闆離開展場時,興奮得不知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她笑談公司創立近40年來,始終謹記初衷:「做出好產品,絕不妥協」,她補充,「客戶買的是經濟艙的票價,但我們給的是商務艙的服務」。

銳泰有句口號:「每年一小變,3年一大變」,她說「就算沒有什麼要變,也要想出一個來變」,例如每年的參展,也提供了「變」的動力,參加過德國、美國、日本等全球三大五金工具展。

所謂的變就是轉型,她認為轉型成功的關鍵,首先是掌舵者的堅持,即使不對也要做到對;其次,是團隊的不離不棄;第三,是包括設備商等合作夥伴,都有共識希望一起做出亮點;
最後,是二代回來接班,「目前轉型的架構都做好了,但任督二脈還沒通,所以二代是回來打通任督二脈的人」。

接棒永續之路 迎向數位轉型的未來

提到接班問題,游文元換位以父親的口吻笑說「朕沒給的,你不能要」,但能體會到父親沒有說出口的期待。在跟著董事長游祥鎮一起白手起家的施秀鑾眼裡,今年已70多歲的他「用生命在做事業」,滿懷熱情和樂觀,大膽投資的衝勁,讓務實派的兒子常要踩煞車,但其實父子連心,「他覺得傳承是他的使命,我也相信他能把公司經營好,將公司帶到另一個階段」。

「一、二代之間要慢慢磨合,可以磨合,那就是一加一大於二」,施秀鑾對兒子說,「有一天你也會變成那個朕,重點在於我們一、二代之間願意衝突,進而磨合」。第一代奠定了基礎,她道出希望「讓二代進來傳承,永續的路可以走得更輕鬆些」。

榮獲台灣精品獎及德國iF獎,已是全球前五大知名套筒品牌代工廠、美俄最大工具類電商的供應商、德國巴西最大居家用品商供應商的銳泰精密,其產品打入F1賽車、雙B名車維修體系,在二代的接班下,將持續「每年一小變,3年一大變」,接棒數位轉型的大未來。

4

◈ 銳泰精密藉由這次的轉型升級,發展資訊管理系統,透過生產數據的蒐集、判讀與分析,即時掌握協力廠商生產進度,並作為管理、決策及持續優化管理方式的基礎。(銳泰提供)

一二代持續進修 邁向永續轉型

第一代的創業路,游文元沒有參與,許多過程的艱辛與挑戰未必清楚,卻牢記銳泰的精神,嘗試著了解。在他眼裡,銳泰「變」得及時,2019年智慧工廠建成後,遇到訂單大爆單,以及產業界都面臨的缺工問題,「拜智慧工廠所賜,近2年發揮綜效」,2018年營收約5億,到今(2022)年營收成長到8億。

面對局勢的瞬息萬變,以及銳泰自我要求的變,需要持續學習才能應變,「現在要撐起一片天不容易,我到現在還在讀書」,60多歲的施秀鑾正在中興大學讀「超EMBA企業領袖班」;而游文元則就讀清大所開設針對產業轉型的智慧技術跨領域課程AIMS Fellows(智慧製造跨院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學位學程,「銳泰的數位轉型,系統化、透明化勢在必行,建立起資料庫有助於管理,接下來的問題是,人力素質要如何跟上?對於智慧工廠的優化,將會招募新人才進來,新的團隊要如何順利的傳承,將是一大課題」。

第一代的創業者,具備大膽、冒險與樂觀的特質,守成的第二代則具有務實的性格、永續經營的理念、態度與作為,又要傳承創業者的理念與精神,走在接班路上的銳泰,正勇敢堅定的邁向永續轉型之路。

【個案影片】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銳泰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典範案例

【合輯影片】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金屬機電類典範案例

參考來源:

文章內容係由銳泰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受訪提供,採訪時間: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