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共演:5G專網技術幫助藝術與科技結合,讓演出、觀眾相遇在他們自己想要的地方



疫情的隔閡

隨著疫情常態化,造成現實空間新常態的隔閡隨處可見,無論是國界、社會、空間、人際,當然也包含相關展演劇場場館等。從場館、劇組到觀眾,這幾年來也逐步朝向數位轉型之路。從害怕破口、檔期停演、甚至於活動取消、到藝術與科技結合找尋突破,過程中,必然有著很多衝突與挑戰,如舞台劇講究的就是沒有距離、每齣都是當天現場獨一無二,科技如何實現?創作者又會遇到什麼樣的技術瓶頸及挑戰?以下,以實務經驗進行分享,期望為臺灣文化科技推廣共盡心力。

技術的限制

傳統藝術科技,其表演地點、舞台、演員、現場觀眾都僅能在特定的空間內完成演出,雖然,部分作品亦有第一現場、第二現場等地共演之設計,但受限於傳輸布線及控台集中化管理之需求,為有效與主控台連結,即使分屬異地,距離也不能力太遠,頂多在同棟的不同空間。傳輸方面,多採用既有廣電有線技術,並且所有製播所需主機設備也必需集中於一地。

全新架構思維的挑戰

以動捕技術為例,傳統動捕系統架構,從空間場域建置、硬體設置(光學、慣性等)、軟體操作、演員動作、骨架傳輸、虛擬人物導出全流程均採集中化管理。因集中之故,經常受到周遭環境相關限制與干擾,如現場wifi干擾穿戴式慣性動捕裝置,如Xsens、Notch等,又如劇場攝影機(紅外線補光)干擾光學動補裝置。再者,所有人都須在現場,在疫情期間更成為不可能的任務。但新興技術打破距離框架,讓藝術家有更多的想像,如台北的舞者是否有機會跟高雄一起共演?是否跟國外的舞者也可以在同一維度上演出?

從閉鎖到任意空間分散化

藝術科技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歷程,常見的製播環境通常是採用一個區域網路架構,小型的規模會採用同台主機但用不同的port(通訊埠)管理,要達到分散化會有兩個面向要考量:

(一) 萬物皆可拆分

也就是動捕設備可以拆分,虛擬人物也可,不一定要在同一空間下。甚至也可以彈性調度,讓真人與虛擬人物共演,透過再製播,變成虛擬人物與虛擬人物共演,每個空間,每個當下,透過拆分,藝術家可以跟觀眾有著各種「互動」性,衍生更多的「作品」。

(二) 從「有線」群體廣播(multicast)到「網路」點對點(unicast)傳輸

演出時使用有線區網群播技術,十分普遍,其優勢包括:擁有極大的傳輸量、幾乎毫無延遲等特性,唯一的缺點就是要能在布線範圍所及之處。因此,要如何能讓「管線」不再成為束縛的理由,又同時兼具大頻寬、低延遲,且架構可以回歸到一般網路應用的單點對單點傳播(unicast),成為迫切解決的技術缺口。

實務分享:5G大頻寬、低延遲的特性,支援臺師大異地共演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政策大力支持文化科技產業創新發展,透過資策會5G應用整合測試實驗室提供5G專網服務,透過動捕、虛擬人物、異地共演等技術,協助臺師大設計學系特聘教授黃心健的作品《艾索姆羅夫星球紀事 A Tale of Asomrof》演出,驗證平均延遲最低僅30ms(0.03秒),共演零時差,跨越場域、距離、從實到虛,突破傳統製程表演場地空間限制,推升文化科技與作品到更高的層次。

艾索姆羅夫星紀事5G專網共演案例 艾索姆羅夫星球紀事影片

資料來源:黃心健教授、本研究整理

圖一、艾索姆羅夫星紀事5G專網虛實共演案例

 

資料來源

封面圖片出處- 艾索姆羅夫星球紀事 A Tale of Asomrof https://youtu.be/k3XV5l6bHbk

異地共演 - 艾索姆羅夫星球紀事 A Tale of Asomrof https://youtu.be/k3XV5l6bHbk

 

延伸閱讀
作者相關文章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