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憑證服務介紹



Meta在2022年12月將其開發的匿名憑證服務(Anonymous Credential Service, ACS)開放原始碼給公眾[1],這是一種能符合資料最小化(Data minimization)精神的存取服務機制,讓使用者在去識別化的狀況下,進行使用者身分驗證。

何謂資料最小化

「資料最小化」,是指服務營運者應該要限制蒐集使用者資料的內容,僅蒐集必要的資料,並且在不需要的時候將資料刪除。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第一、當服務營運者儲存過多使用者資料時,很容易吸引有心人士攻擊,萬一服務遭到攻陷導致使用者資料外洩時,風險變得很高;第二,如果蒐集太多使用者資料,這種資料庫的可用性變得很廣,服務營運者可能會做出偏離使用者原本授權目的以外的行為。

 

資料來源:本文作者繪製

1、運用ACS流程

技術介紹與應用現況

以Meta而言,Meta為了在效能與可靠度上持續提升使用者的登入體驗,會從伺服器收集使用者登入的log進行分析,但log紀錄本身其實基於資料最小化,並不需要使用者的可識別資料,這時候就會需要匿名憑證服務。匿名憑證服務的流程如下:使用者登入前,首先臨時創建一個令牌(token),先將這個令牌加密,連同驗證身分的資料一起傳給核身伺服器(authentication server),伺服器透過驗證身分資料確認有這名使用者存在,驗完使用者的身分後,將該令牌進行簽章,返還給使用者。在此時,使用者解開原本加密但已被簽章的令牌,運用原始令牌、被簽章的令牌以及登入事件傳給驗證伺服器(validation server), 作出登入行為意思之表示。在上述情況下,伺服器收到的資料都是用令牌傳遞,而非使用者本身的個資ID,所以登入事件中不會紀錄使用者的ID;也因為核身伺服器與驗證伺服器分開執行,且接收到的令牌一個加密一個未加密,所以兩邊伺服器所蒐集的內容亦無法進行比對。

產業趨勢說明

當匿名憑證服務開源後,將會協助各領域在蒐集資料時能避免儲存可辨識使用者之個資,又能達到資料可用的狀態。應用用途上除了可以改善如前述的登入體驗外,應用在金融領域上,可累積成消費行為或徵信訓練用途使用,因為原生資料已不包含使用者ID改以臨時生成的token取代,可作為很好的去識別化之訓練資料。

參考資料

[1] Engineering at Meta. Open-sourcing Anonymous Credential Service. Dec 12 2022. https://engineering.fb.com/2022/12/12/security/anonymous-credential-service-acs-open-source/ (Last visited date: 2022, Dec 22)

封面圖

圖片來源:作者自行繪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