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經濟價值逐漸分野


社群本質在「連結」

社群網站的出現改變了溝通的形式,讓個人主導變成團隊協作,從廣播變成分享,並使單純的族群擴散成社群的概念,進而也讓個體有更多機會維持與發展人際關係。 

對個別使用者而言,社群網路已是所有網路使用者不可或缺的平台,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進入平台瀏覽他人的近況及更新當下發生的事情等,讓使用者輕鬆與外界交流。

透過Facebook、微博、朋友圈、Twitter,人們可同時進行雙向連結(朋友、親人、同學)和單向連結(粉絲、陌生網友),這些連結不需要花費太多努力,且相關人不需要知道每一個在現實世界中的其他人。

另一方面,現今全球約有50%的企業希望將企業的客戶服務與社群相結合,有40%希望將其研發部門與社群平台整合。如Facebook粉絲專頁、LinkedIn企業專頁、Twitter企業帳號及YouTube品牌頻道等。

社群媒體影響著人們社交和傳播信息的方式,並已轉變消費者與公司之間互動的主要管道。

社群時代是高度「參與」、「連結」、「融合」、「轉換」的時代,其允許用戶在其個人網絡中接收和共享信息,與其他在線平台相比,這些內容在傳播資訊和推薦方面變得更加可靠。

 

單純從社會資本、資訊揭露與訊息的暫時性模式的角度來探討社會網絡的資訊相關議題已不足夠,因為我們不能忽略使用者間的網絡連結所產生的動態影響力,同時,我們也無法忽略資訊傳遞實質上是會受到整個社交圈所相互影響的。

「社群的本質在於連結,只是連結的型式和方法不斷調整與轉變。」

此時,我們應該把焦點從社群轉移到「連結」這個重點上,唯有連結,才能產生「鏈結」,也才會進一步轉換成價值,並形塑高效率的經濟體。這些鏈結的特點,將受動機的差異,而讓社群行為更加多元且豐富。

 「動機」使社群行為更加多元

社交需求: 社會支持、主觀規範、關係維護

一方面,為了獲得來自他人的正面獎勵、安慰、支持是許多人使用社群媒體的原因之一,Facebook上的「按讚」功能即為一例。另一方面,個人會希望透過社群行為傳遞個人目前近況,了解與更新彼此近況,以利關係的維護。

 

個人需求: 形象建立、投射自我

許多使用者的社群行為是希望藉此建立一個符合個人身分的形象,因此在發佈訊息前都會經過審慎的考慮,該如何正確的呈現自我。此外,社群行為也有助於讓使用者在其中投射自我與情感。

 

資訊需求: 利他主義、資訊分享、成就感

社群行為中包含為了增強自己對於他人的貢獻價值,會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意見與評論給其他人,藉以幫助其他擁有相同興趣的消費者做出更好決策的貢獻行為。這方面的行為,也有助於建立其成就感。

 

娛樂需求: 新穎有趣、打發時間、紓解壓力

許多人也單純因為社群媒體的有趣性與豐富性而使用,除了藉此打發等待朋友的時間,有些媒體也有助於紓解壓力。

整體而言,社群行為所衍伸出的動機眾多,每個人都因為不同動機而與他人在社群中產生互動,進而也讓媒體與內容產生不同的輕重緩急,並據此演化出各種社群經濟。

 

訊息內容有輕重

限時動態推出後,使用者達到3.75億的Monthly Users。其輕易區別出生活訊息分享的內容輕重(要說,但是不想留著),因為內容只能存在24小時,是一個使用者「即刻分享當下生活片段」的媒介功能。

這社群世代出現一種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某件事的恐懼,於是更頻繁查看社群內容

另一方面,Facebook與Instagram也開始出現裂變與諸多差異,我們甚至可以直接把兩者區別成媒體內容與社群內容,即便兩者都關乎連結。

我們所熟悉的Facebook更著重在傳播面向,在上面的資訊更新得更為快速、圖文內容更為專業、且都包含邏輯性的想法在內。

#1: Facebook for higher visibility

#2: Facebook for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另一方面,Instagram則著重在感受面向,因此影像濾鏡、視覺震撼、有藝術美感的照片與內容不斷在其中浮現。

#1: Instagram for better engagement

#2: Instagram to reach a younger audience

 

《本文轉載自 Trinalysis 三帖 - 數位觀點,FIND獲授權刊登。》